周三(12月11日)公布的数据显示,日本11月份批发物价指数(CGPI)连续第三个月加速上涨,令日本央行面临更大的加息压力。根据日本央行的数据,11月CGPI同比上涨3.7%,超出市场预测的3.4%,创下历史新高。这一增长主要受食品、有色金属、塑料制品和大米价格上涨的推动,尤其是农业和渔业产品价格同比飙升31%,进一步加剧了企业成本压力。
在过去24小时内,加密货币市场保持稳定,总市值维持在3.37万亿美元。尽管市场存在一些混合信号,投资者仍然关注市场突破关键价位,以推动未来的走势。比特币价格在97,185美元附近稳定,并保持在95,668美元的支撑位之上,尽管面临100,000美元的强力阻力。若能突破这一关口,比特币有望继续上涨,创下新高。
美国的28万亿美元国债市场,向来是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,通常由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和市场对短期利率的预期波动驱动。然而,最近这一市场的剧烈波动似乎越来越受到政治因素的左右,尤其是在美国大选和特朗普政府财政部长提名的背景下,投资者的情绪显著受到了政治动态的影响。
随着寒冬的临近,欧洲天然气价格迎来了剧烈上涨,基准价格接近每兆瓦时46.16欧元,而在11月11日价格曾创下两年新高,达到每兆瓦时43.77欧元。根据市场趋势,天然气价格有可能进一步攀升,预计明年可能达到每兆瓦时70欧元。这一价格波动主要受到俄乌冲突和供应不稳定的影响,给欧洲经济带来更大压力。
法国国民议会周三投票通过了针对总理米歇尔·巴尼耶政府的不信任动议,标志着成立仅三个月的巴尼耶政府的垮台。这一突如其来的政治动荡为原本疲软的法国经济雪上加霜,分析人士警告称,政府更替可能导致2025年预算案难产,并加剧法国的财政危机,甚至可能引发一场由债务危机引发的经济灾难。
11月,国际金价呈现先抑后扬的V型走势。这一变化并非源于金价运行逻辑的根本性改变,而是由于宏观环境预期的短期变化所致。这种短期波动主要受宏观因素的影响,而非单纯的供需关系。
上周,亚太区股市整体表现低迷,其中日韩股市领跌,东南亚股市则呈现涨跌互现的分化态势。美元走强、美国政策不确定性以及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成为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。尽管面临短期挑战,东南亚经济体在中长期仍具备较强韧性。
唐纳德·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,而他自竞选以来对加密货币的积极态度,让整个加密货币市场沸腾。特朗普承诺要将美国打造成“加密货币之都”和“比特币超级大国”,这一愿景不仅停留在口头,他的实际行动和内阁提名都显示出对加密货币的坚定支持。